森.林木

简——智慧人类的进化方向

#简——智慧人类的进化方向
@(旧事重提)[哲思]

自从诞生之日起,人类已起走过了数百万年的艰辛历程,只在最近的几十万年来才能够从自然的绝对控制中解脱出来,进而开始了主动改造自然的智慧生活。此时的人类才走上了向智慧人类的发展道路。智慧人类与更为古老的人类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其与自然的交互影响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具体来说,智慧人类除了具有以往人类通过改造自我以适应自然的被动生存方式外,还能够利用自身的智慧能动的改造自然,从而使自然主动地适应人类。智慧人类的发展还可以进一步细划为两个相对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初级智慧人类,其时间跨度可能是从工具的运用到文字的产生这一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这一阶段的智慧人类在改造自然时表现共同的特点——直接性。这是由于缺乏必要抽象中介,导致人类的智慧缺乏抽象深度,仅能从直观现象或偶然事件中获得启发,从而带来人类社会的缓慢发展。第二阶段是高级智慧人类,其时间跨度是从文字的产生直到如今。相对于第一阶段而言,这一阶段的智慧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表现出极为复杂的思维抽象性,同时各种标征人类社会其特有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的社会特征也发展到更为清晰明了的阶段。总而言之。高级智慧人类能够通过高度抽象的思维活动,透过单纯的客观现象去发现和解释自然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因此,其在改造自然和自我改造的过程中表现的更加深刻彻底。 ­

当人发展进化到智慧人类阶段,特别是高级智慧人类阶段,达尔文的以“物竞天择”为根本进化动力的物种进化论就失去了其在人类社会的适用性,因为此时的人类已经开始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打破了该理论的基础假设——环境是不随物种的意识为转移的。那么,此时我们又该如何解释人类的进一步发展,怎样预测人类的发展未来,怎么理解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努力之目的呢?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首先要讨论一下人性的本质。 ­

关于人性的本质,古往今来已有无数人们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结论莫衷一是,各执其辞,总体倾向可分为两类,其一执“性本善”论,如孟子;其一执“性本恶”论,如荀子。这些理论至今仍停在假设阶段,无人能够用任何方法证明其合理性。其实,这些理论假设都忽略了一个极重要的问题。首先,无论是“本善”论,还是“本恶”论,其价值参照标准都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道德规范。然而,道德规范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和完善的,进而反作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从时间顺序上说,是先有了人类社会,然后才有道德规范;从人类个体的发展上说,是先有了从之本性,然后才有道德规范的影响。所以,以道德规范作为人性的价值参照标准是不尽合理的。其次,人性是多重的、复杂的,仅仅用“善”或“恶”来定性之,显然是不够的,如要深刻地理解人性,就必需对其进行更为深刻彻底的解析。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需要可以划分为七个相对独立的层次,按照满足诉求的强度排列成金字塔形,从下到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处于金字塔底部的四种需要为基本需要,满足诉求强烈,但是得到满足后力量相应减弱;处于金字塔顶部的三种需要为成长需要,属于高级需要,满足诉求相对较弱,并且只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或基本满足后才表现出一定的力量,但是得到满足后其力量并不减弱,而是相应增强。 ­

在马斯洛理论的启发下,我认为人性也可以划分为生存与享受两个层次,并且同样可以做如下解释:“生存”是人性之基本,其力量异常强大,满足诉求极强,但是当其得到满足后,其力量就会相应的减弱;“享受”则是更高一级的人性,它只在生存得以满足或基本满足时才表现出强大的力量,而且当其得到满足后,其力量并不减弱,反而更为强大。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享受”并不意味着“恶”,其实它只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其价值倾向体现在人类追求实现之的过程和方式之中。 ­

基于以上对人性的讨论,现在可以展开对人类的进一步发展进化的讨论了。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我们知道一切外因都要通过内因才能起到影响作用。很明显,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环境是外因,人性是内因。也就是说,环境对人类进化的影响最终要通过人性的响应才能表达出来。同时,内因也可以单独起作用,内因的作用结果作为外因反作用于内因,进而促使事物的发展。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人性作为内因是有可能摆脱环境的影响而单独起作用。环境与人性作用于人类进化发展的具体情况可作如下分析: ­

在人类尚未摆脱环境的绝对控制时,“物竞天择”是人类的主导进化方式。环境的影响通过人性中的生存而主导着人类的一切活动,人类的一切努力目的和这些努力所导致的进化方向都是生存。也就是说,人类在为了生存而与环境不断地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的同时,一方面引起了人类自身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另一方面,人类的智慧也在慢慢的增长,为其向智慧人类的进化奠定了基础。随着人类的智慧的日渐增长,终于在某天人类能够自行制造工具并用它来达成自己的目标。从此,人类进入到智慧人类的进化阶段,开始了改造自然的主动发展,同时,人类的进化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不再单纯地接受“物竞天择”的被动进化,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能动地改造自然、保存自我。在这一阶段,人类进化的根本动力还是生存,因为此时人类尚未摆脱生存的压力,但是因为人类能够自行改造自然,所以其进化速度较之以往有了明显的加速。经过进一步的智慧积累,人类终于在参照自然的基础上发明了文字,使人类生产实践所积累的知识经验能够已抽象的文字形式记录、传播并积累传承下来,使后人能够通过文字渠道获取前人的知识经验,省去了直接人际传播的种种限制,超越了时空,同时,也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直观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深刻的抽象思维。从此,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渐渐地摆脱了直观思想的限制,开始从更深层次理解事物的产生、发展、演化和消亡,并对事物进行质的解释。从而,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极大的进步,随着人类社会的继续发展,很快,人类便基本上摆脱了自然这一外在因素对自身的影响,具体表现就是人类的生存已经基本得到了保障,强烈的生存压力已经不复存在。相应的,人类进化的动力已不再是生存,转而为享受,或者说人类开始为实现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因为享受的自我激发性,使得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变得永无止境,成为人类进化的永恒动力。 ­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享受”的具体含义何在,“美好的生活”又有怎样的具体表现? ­

享受在一般上的意义是“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满足”,但是作为本文的核心概念还得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引申:享受不仅是“得到满足”,更侧重于“追求满足”的过程和“得到满足”后的精神体验。为了感受这种体验人类会做出极大的努力,而这种感受又能进一步激起人类追求享受的动力。至于享受的本源何在?可以作这样的解释:享受是人之本性,与生俱来,人之追求享受是由人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条件之一,就像人之追求美一样。 ­

至于“美好的生活”,它是人们追求享受的直接目标,其具体表现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简”。 ­

(待续……)­

后记:如今读来,依然可见当初的思想火光